王金土博士自認對社會人類之貢獻 |
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我自認為有五項: 1. 萬國碼(Unicode)之編碼架構的創始者 2.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ETC)計程收費方案之創始人 3. 中文電腦輸入法輸入表之原創人 4. 中文電腦字型輾轉輸出法產生技術發明人 5. 救災工作不落人後有德必有報
現在讓我一項一項的來說明: 第一章 萬國碼(Unicode)之編碼架構之創始人 民國65年(1976)至70年(1981)間,本人在交部部國際電信局主持國際公眾電報自動處理系統時,由於使用單位要求國際來報要能自動印出中文收報人地址,因而發明了一套中文電腦系統,在輸入法及輸出法方面有三個專利,而在中文內碼或交換碼方面也發明了一種「先筆劃後部首不避開控制碼」的編碼方式,受到行政院主計處電子處理資料中心(EDP Center of Executive Yuan)的賞識,該中心的顧問團一致贊同採用本人的編碼方式做為該中心正要編定之中文內碼標準。 本人所創始的編碼方式的特點是: (1) 每一中文字使用2個位元組(Bytes); (2) 每一個位元組不避開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n Interchange)的控制碼;即00~FF全部使用,不避開00~1F, 7F, 80~9F, FF 等控制碼; (3) 中文的字序採「筆劃序」而同筆劃的再按部首的次序;也就是「先筆劃後部首」之字序; (4) 第一次編碼採「跳號編碼」即先編奇數碼,而偶數碼留為第二次以後擴充之用; (5) 在字碼的前面編定中文模式全形之「控制碼、特殊符號、阿拉伯數字、英文大寫及小寫、注音符號、日文片假名及平假名、及數學及繪圖符號等特殊符號」。 行政院主計處電子處理資料中心根據以上之編碼原則在民國70年2月印就「中文資訊交換標準碼」(Chinese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Standard Codes, CIISC) (初稿),寄送全國各單位試用。附本編碼之前言及某些內頁取樣。 不料,在本碼公佈之後,受到另一派以交大謝清俊教授為首的「國字整理小組」等人的異議,此一小組所持之主要意見認為行政院主計處所編之碼,沒有依照ISO 2022的規定每一位元組必須避開ASCII的控制碼,該小組之編碼方式之特點是: (1) 每一中文字使用3個位元組; (2) 每一位元組必須避開ASCII控制碼; (3) 中文之字序係採字典的字序,即「先部首後筆畫」; (4) 編定常用字、次常用字、罕用字、異體字、簡體字、古字、及死字等。 而該小組幕後的支持者是當時的政務委員李國鼎先生及文建會。而這中文編碼這樣基礎性的工作在國內竟然鬧了雙包,於是上層授意當時國科會副主任委員兼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長何宜慈博士出面協調,開了一次歷史性的「溪頭會議」,由全國資訊有關的學者專家約四五十人浩浩蕩蕩地到溪頭聽兩造報告他們的編碼方式及特點,會後由何副主委做結論,重新編定國家標準碼: (1) 每一中文字採用2個位元組; (2) 每一位元組必須依照ISO 2022之規定避開ASCII之控制碼; (3) 字序按照常用字及次常用及罕用等學分段編排,每段按字典之次序; 於是行政院主計處重新依照溪頭會議之結論編定另一碼,由何副主委命名為「通用漢字標準交換碼」,而捨棄原先編定之主計碼(初稿)。後來這重編之「通用漢字標準交換碼」在中央標準局之標準委員會中通過為國家標準CNS 11643. 而這被捨棄之主計碼(初稿)架構在十年後1991竟然被萬國碼協會(Unicode Consortium)視為珍品,採用為全世界的編碼標準,而組成這萬國碼協會者都是赫赫有名之電腦及資訊大廠商,如IBM, Microsoft, HP, Apple, 等,將此Unicode編碼標準製作在他們各式的電腦及資訊產品之中,舉例言之,現今Microsoft Word中所使用之中文碼(稱為中日韓表意文字)即是Unicode,其編碼方式如下: (1) 其基本運作面(Basic Manipulation Plan, BMP)為每一中文字2個位元組;但可擴充至4個位元組; (2) 每一位元組不避開ASCII控制碼;即00~FF均可使用; (3) 中文字序是按字典的次序,先部首後筆劃。 根據本人的研究,Unicode 的編碼架構及某些特殊符號之編碼有與主計碼(初稿)雷同之處: (1) 每一中文字採2個位元組; (2) 每一位元組不避開ASCII控制碼;即 00~FF 均可使用; (3) 下列特殊符號之編碼完全相同: space ! “ # $ % ‘ ( ) * + , - . / 之編碼為 0020, 0021, 0022, 0023, 0024, …., 002F 0 1 2 3 4 5 6 7 8 9 : ; < = > ? 之編碼為 0030, 0031, 0032, 0033, 0034, …, 003F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之編碼為 0040, 0041, 0042, 0043, …., 004F P Q R S T U V W X Y Z [ \ ] ^ _ 之編碼為 0050, 0051, 0052, 0053, …., 005F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之編碼為 0060, 0061, 0062, 0063, 0064, …., 006F p q r s t u v w x y z { | } – DEL 之編碼為 0070, 0071, 0072, 0073, …., 007F 上述被捨棄之主計碼(初稿),未能成為國家標準,故本碼之「原創始人王金土博士」應享有終身之著作權,而相對於Unicode之5.2版本,有部份雷同之處,如編碼架構不避開ASCII控制碼部份,及上述特殊符號之編碼有雷同之處。此為著作權與著作權之爭議,與專利權無關。主計碼初稿為民國70年2月(1981)出版者,而萬國碼組織在1991年十年後才成立,誰先誰後一目了然。在本文中所附之主計碼前言中亦明白說明:「本編碼之原始創始人王金土博士邀約電信總局工作同仁組成工作小組,....」亦可證明此一編碼之原創始人為本人。 本項著作權之爭議擬委請美國律師出面求償,若有任何獲益,將全數捐給全國就讀電機資訊學系之清寒學弟學妹們。
第二章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計程收費系統實施方案之創始人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ETC),本來是由交通部直接委託中華電信研究所研發、建設及營運的,由電信研究所採購前端紅外線設備自行發展後端之帳務及執法系統,完成了樹林及龍潭兩收費站試用系統之建置,以及五千多部試用車輛之試用一年半,自動扣款成功率達99.8%,本擬繼續進行全區之建設,後來所要建設之預算在立法院被刪除,改為由交通部高速公路局BOT給民間廠商來建設及營運。 民國91年8月底我從中華電信退休後,擔任台灣國際標準電子公司(TAISEL)董事長職務,有兩類廠商在爭取ETC之BOT經營權,一類是前端使用紅外線 (Infrared) 者,另一類是使用微波(Microwave)者。由於以前在中華電信研究所時已經評估過了,紅外線系統之準確率遠高於微波系統,而且沒有污染,因此率了一批也是研究所及中華電信退休或離職同仁連我總共五名到遠通電收協助備標之工作。在這一個半月的工作期間,有關網路、安全、光電及管理等問題都極盡所能的給予協助,期望遠通電收能夠被評為最有利標而獲取BOT之經營權。後來開標結果,遠通電收獲選為最有利標。 在這期間,有一項本人的原創著作,亦提供給該公司一位小姐,把它的精髓加進去該標之建議書之中,而此一著作即是「第二階段所要實施之計程收費系統」,亦即在70%以上車輛都裝有車機 (On Board Unit, OBU) 時,要按所行走的里程來收費。本人所建議的方式剛好就是高速公路局所希望使用之方式,較為確實而可靠。 我們五人去協助他們備標的時間是2003年10月中至11月底,但我在8月就寫了一篇「計程收費系統」,一直保持了電腦檔案的日期,從未更新,亦即可以證明本人依法應享有原始著作權的。這一篇計程收費系統」之主要創新觀念是提供一個確實可靠之計程收費系統。附本篇「計程收費系統」之著作。 一個計程收費系統一般人的觀念是進入高速公路交流道時,刷第一下收費卡,記錄進入高速公路的時間及交流道編號,等出去時,電腦會讀取你的記憶卡中進入交流道之編號,然後去查表後,始知為多少公里,並乘以每公里所要收取之過路費,再從你的卡中扣除您所要繳交的過路費。這好麻煩哦!這像捷運一樣,而且出交流道時耗費太多的計算資源,而且不確實。 我所建議的收費方式是「兩兩交流道之間只要在中間設一處紅外線感測器,扣除這段交流道間之固定距離乘以每公里之過路費」即可。每一段不需計算而只扣掉固定的過路費用,所耗用之計算資源極少,適合作「多車道自由流」(Multi-lane Free Flow)之快速通過。這個收費方式除了確實可靠不會產生弊端之外,所設感測器只有進出都刷者之一半,投資費用減少一半。 這篇著作應該是百分之百有著作權,因為從民國75年開始,國內的著作權是「創始制」,每一個人的著作在完成時即享有其著作權,除非他與雇主間有另立同意書,同意著作權歸屬雇主,否則此一著作仍屬創作者本人所有。而對方所面對的是標書中的建議書,都是著作對著作,因為沒有申請專利,所以不談專利有關之事。 第三章 中文電腦輸入法輸入表之創始人 一、發明中文電腦輸入法的背景 民國65年到68年期間,本人奉派主持交通部國際電信管理局之「國際公眾電報自動處理系統」(International Telegrams Automatic Processing System, ITAPS)的發展工作, 由於作業單位要求國際來報要能自動印出中文地址,而當時現有的中文系統只有大鍵盤式的,作為資料處理之用者,像IBM及葉晨暉博士的兩種,無法作為即時線上之處理,因此就無法採用現有的系統。剛好,當時買來發展軟體用之電腦設備中,有一項終端CRT設備可以顯示簡單的繪圖功能,即按了某一控制碼之後,所按之鍵所顯示者不再是ABCD…了,而是3x2不同組合的方塊圖形,於是我靈機一動,為何不拿此功能來畫中文字呢? 因為這些終端CRT只供顯示英文字母,而要顯示中文字就得使用其繪圖功能自己畫了,一個中文字可以有12x8, 15x10, 18x12, … 點數越多則所顯示之中文字也越美觀細緻,這就是所謂的解析度(Resolution)的問題了,以後就發展成了16x16, 及24x24的點陣字型了。自己畫字太慢了,就向台大電機系江德耀教授購買了一套他的計畫所畫的明體中文字型了,大概有三千多字,以此為基礎來顯示中文字。有了中文字的顯示功能,那怎樣把所要的中文字叫出來,也就是「輸入法」,因些就去思考「如何把中文字叫出來」的問題。 中文字基本上是「字中有字」,也就是由許多「字根」(字加偏傍)組成的,如果把鍵盤的每一鍵當做字根,按照書寫的筆順當做輸入,則可提示電腦「我要那一個字」的資訊,但是鍵盤中有40多鍵,而中文字根有一兩百多個,因此,當時是把「一個鍵當六個鍵來用」,除了「下鍵」(non-shift)「上鍵」(shift)之外,還要有「上」「下」「左」「右」鍵。普通一個鍵按下去及按cntl所產生的碼是ASCII 碼,但一個位元組(byte)所能產生的組合可有256個碼,因此,如何以按鍵來產生「非ASCII碼」,來代表這「上下左右」鍵所貼的字根,變成了本發明的關鍵性問題,還好當時廠商General Automation現場支援軟體工程師Erny Ong很熱心的協助之下克服了這個困難。起先是用「cntr」「^」「\」「/」,後來用「g」「y」「h」「b」來當「前導鍵」,以產生「左上右下」所貼之非ASCII字根碼。 有了夠多的字根碼以後,還要完成「字根在鍵盤上的指配」,把常用及次常用的字根貼在「下鍵」及「上鍵」的位置,不常用的字根貼在鍵盤的「前」「後」「左」「右」面上,鍵盤看起來有點眼花撩亂,不熟字根的位置時還要前後左右探望一下。跟著就要定義每一個字是由那些「字根序列」所組成,譬如,「鑼」這個字,要定義它是由「金」「四」「糸」及「隹」組成,而「灣」這個字是由「氵」「言」「糸」「糸」「弓」所組成,叧外還可以定義每一個字的其他輸入法,如簡寫,像上述的「鑼」可定義為(釒罗)「金」「四」「夕」,而「灣」也可以定義為「湾」:「氵」「亠」「刂」「八」「弓」,這也是本輸入法的「多對一」(many to one)的選字特性。但是定義了這麼多的「字根序列」,如何去找呢?還好當時廠商所提供的設備有一項「檔案管理系統功能」(File Management System, FMS),只要以字根序列當「鍵字」(keyword)即可自動的把它所附掛的資料找出來,不需要自己去尋找了,這項FMS的軟體工具對本輸入法的發明也有關鍵性的作用,只要用「插入」(Insert)及「尋找」(Find)兩個命令,就可建立及找出所要字的「內碼」了。「內碼」找出來以後,再以它為「鍵字」去找尋它的字型資訊,也就是每一個字所畫的點陣圖型。這就是所謂的「兩段尋找法」的專利的由來。所謂「兩段尋找法」,就是透過「字根序列」的「輸入表」找到「內碼」,再由「內碼」去字型檔中去找到該字的字型資訊,這個「兩段尋找法」在當時沒有任何其他人有此環境來做這個工作的。 由於那個時候沒有個人電腦PC,只有迷你電腦(mini-computer),而記憶體也是「磁心記憶」(Core Memory)的時代,我們後端最大迷你電腦的記憶是118K,除了作業系統之外,應用程式都是上上下下(Swap In and Out)的在作業,不可能將龐大的輸入表放在記憶體上來運作,因此,當時只有朱邦復的倉頡輸入法,而他的輸入法是沒有輸入表的,也沒有內碼的觀念,他跟我說過,他的「輸入碼就是內碼」。因此,我這龐大的「輸入表」不能放在記憶體上來運跑,那放在那裡呢? 我用的迷你電腦有一個檔案管理系統,那是針對「磁鼓」(drum)及可動式磁碟(Movable Disk)在運作的,為了即時性的要求,只有把這龐大的輸入表放在磁鼓中了,因此,這樣的架構是全世界決無僅有的作法,可以說是全世界第一例。也就是掛了「輸入表」放在磁鼓來作中文的輸入法是全世界第一例。我的輸入法專利是在這個情況下申請的,那時的申請案號是6812213號,是民國68年12月申請的。 二、 發明所有權之歸屬 我在國際電信局內使用公家的設備因而發明了這中文電腦輸入法,專利的申請理應由公家出面申請,於是委託「國際專利事務所」來辦理申請,名稱叫「中文及多語言簡便靈活之輸入法」,申請人是國際電信局,而發明人仍是王金土,但是第一關沒有被核准,於是要進行第二關「訴願」及第三關的「再訴願」等法律程序,可是那時國際電信局的局長認為這訴願及再訴願的程序一再要花錢聘請專利事務所來辦理,公家無法支付這龐大的律師費,因此傾向不再訴願,如要訴願,由發明人本人自費來申請。因此,本人簽請國際局將本人發明的輸入法所有權及專利申請權還歸本人,由本人自費申請。那時國際局局長蔣廷章先生批示:「中文電腦輸入法乃文字之學,與本局國際電信之業務無關。本案中文電腦輸入法專利之訴願及再訴願等程序由發明人王金土自費申請」等語。 三、 兩個專利的申請與核准過程 後來經濟部的訴願又被駁回,而到了行政院的再訴願居然「再訴願有理」,發回更審。這個案子後來又重頭開始審查,到了第二關訴願時才「獲准專利」,可謂「歷盡艱辛」。在第一案尚未核准前,本人自行撰擬了第二案專利的申請,將裡面的內容稍加更改,並以不同的表示法來申請,名稱取為「中文電腦文化與宜人輸入法」,第一關就被核准了專利,因此,兩個案子的專利權一起被核准下來,兩個案子的專利維持費用不佌。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接觸,瞭解到專利的申請不一定要透過專利事務所,自己撰寫的申請案反而一關就被核准,而專利事務所撰寫的過了五、六關才被核准,真是白花錢。而這專利申請書之撰寫沒有人會比發明人清楚,請人代理可能會使申請案變質,或寫不清楚。再者,所碰到的審查委員也是關鍵,要真正在你這領域的專家才不會亂審一通。 四、 專利的使用情形 那時用小鍵盤的字根輸入法只有倉頡輸入法,由於本人所發明之輸入法字根較多,輸入起來會比較「自然」,簡直就似「你怎麼寫的就怎麼打」,不需什麼背記法則等。有一次參加三軍大學的評比,本人所發明的輸入法居然受到使用單位之愛好,那時的校長是蔣緯國將軍,對本人發明之輸入法讚譽有加。經過這次評比之後,許多單位紛紛來洽談授權使用及技術移轉。後來由家兄出資成立一家公司,授權外面一些電腦公司來使用。那時授權使用之單位有金宏達、榮電、系迪西、大同等,都是只賣一次,沒有後續的結果。 最後的這一次是花旗資訊,由一位美國老華僑之子饒立人先生成立的公司來做產品及行銷的工作,他結合了中央研究院許聞廉教授的輸出法的技術,把中文輸入及輸出結合在一起,本來期望他有一個順利的推廣,可是他後來錢燒完了,打包回美國去了,留下幾片磁片給我,這個輸入法一直陪伴著我,讓我能夠自己打自己的著作,而無需假借秘書或外人來打中文文件。 自從我民國91年退休以後,中華電信八個附屬單位共同贈送我一部個人電腦,而在這部電腦內的Word編輯器中有Unicode中日韓表意文字,我沒事就針對這些中文字重新定義它的輸入法,有兩萬多字及特殊符號都定義了它們的輸入法,用網路送給我的一位外甥陳官辰請他幫我做Parsing, Invert, and Sorting工作,前前後後不止20次以上,現已完成了一個「輸出表」可以掛在奇摩輸入法上,成為外部輸入法,我準備放在網站上讓人免費下載使用。這個輸入法就叫它做「金土文宜輸入法」吧! 如要看看這個輸入法的特性,可按這裡看到說明文件。 中文輸入法貴在輸入自然,而筆順是我們長久以來寫字的習慣,拿它來當做輸入順序,表示輸入者已進入中華文化的一個境界,而不是外行人寫中國字,毫無順序。另外,有一項中華文化的資產,那是「中國 數字系統」,即數字的大小寫、天干、地支及十二生肖,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數字系統,放在鍵盤的數字鍵上,也可以發揮一下傳統文化,不要只讓算命仙專美於前。
五、 專利權的保護過程及結果 在輸入法方面我雖然有兩個專利,但一直無法保護,幾乎每一家輸入法都在用我「輸入表」的專利,使得變成了「人家在使用我的專利,但是我在付專利維持費」。這專利維持費在十五年的後期是每年新台幣七仟五佰元,而兩件專利就要壹萬伍仟元,不是一個拿公務員薪水所能負擔得起的,而我還有輸出法也有一件專利也要付,後來乾脆把輸出法的專利放棄不繳了。 有一知名公司創辦人林××是我這一生上法院控告侵權的第一人,因為他在榮電當工程師的時候接受我技術移轉,我把整個輸入表移交給他,以便他的公司實作賣給軍方之中文系統。後來他在知道輸入表這個絕竅之後從榮電退職,自己創辦這家公司,把輸入法做在軟性磁片上,打敗了其他以中文IC板的系統。我控告他冒用我輸入表的專利,法院雖然受理,但一般法官都不太懂資訊,所以要委外檢驗,那時法官要我付新台幣拾捌萬元的檢驗費,而我的公務員薪每月才貳萬多元,我向法官說我無能力付這檢驗費,對造就說由他公司來支付,而由某一研究所來檢驗,檢驗結果說是沒有侵犯,這是不可能的,你要做輸入法,一定會走進輸入表這一範圍的。 從這個例子看專利的維護還要有大財團來支持專利維護的官司,包括聘請有能力的律師團,那不是一個公務人員之所能。因此,從此以後我不再申請任何專利了,因為申請了無法維護等於是零,終會落得「專利我在維護而眼巴巴的看著別人在使用你的專利」。 第四章 中文電腦字型輾轉輸出法產生技術發明人 中文輸出字型早先是用點陣字型,每一字所要儲存的記憶空間很大,為了節省記憶體空間,可以僅有兩三百個字根及偏旁,而定義每一個字的組合公式,在叫到時即時組合,也就是拿時間換空間,因為很多中文字只有偏旁不同,其他部份相同,犯不著儲存有重複的資訊。 譬如,羅是由 罒維 上下組合而成,而維 是由 糸 隹 左右組合而成,而其他有 羅 的字都可用這幾個字根來組成,如 囉 玀 儸 欏 蘿 籮 等都可以用它的部首或偏旁來左右或上下組合而成。由於中文字是固定面積之方塊,所以這個 羅 字要左右縮或上下縮後才能跟這個部道合併(merge)而形成另一個字。 後來這個方法也延伸到向量組字,也提供給神通電腦來使用,神通後來也旋轉分離出一個公司叫做華康科技公司,專門做向量組字,也賣到日本去。這也算是對人類的貢獻吧! 這個專利我把它寫成技術論文,叫「中文字形輾轉合成法產生技術」,投稿到台大工程學報中(國立台灣大學工程學刊第三十八期民國74年9月pp. 35~59),我的教育部副教授升教授甄審就是拿這一篇論文通過甄審的。附本篇論文 本項技術也申請了專利,也是自行撰寫專利申請書的,第一關就被核准了,但後來因為專利維持年費負擔太重,因此就放棄了此項專利之繼續維護。 第五章 救災工作不落人後有德必有報
民國88年夏雄中旅北校友會原本規劃在台北舉辦一次晚會來祝賀王老校長94歲的生日,到了9月時,校友會討論要請王老校長坐飛機從高雄到台北來參加此次晚會,舟車勞頓,恐影響王老校長的健康,加以又聞王老校長近期內玉體微恙,又去看醫生,更覺不妥。因我當時在中華電信公司內督導衛星業務,因此建議校友會不仿來辦一次「衛星通訊祝壽晚會」,透過我國與新加坡共同發射的中新一號ST-1衛星作台北—高雄間的視訊會議,這樣王老校長就可在高雄而旅北校友就可在台北遙祝王老校長「生日快樂」了。那時,衛星通訊用的小型地面站(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 VSAT)尚不普遍,中華電信採購的唯一一雙,已送到烏坵支援前線去了,於是我向國內自行研發的廠商租用一雙,一套裝在雄中校長室外面,另一套裝在國賓大飯店的摘星樓屋頂,向中華電信申請臨時租用兩小時的衛星轉頻器使用時間,順利的完成了台灣史上第一次透過衛星作VSAT視訊會議來舉辦祝壽晚會。 那一天的祝壽晚會是由趙寧主持的,首先是由校友許院長水德先生向校長祝賀生日快樂,並回憶他在學校時的許多受到校長照顧的事;繼由前教育部長劉真先生向王老校長祝賀生日快樂;前雄中的生物老師現為中華技術學院校長的孫永慶先生也上台向王老校長祝賀生日快樂;雄中旅北校友會會長洪登科先生也上台向王老先生祝賀生日快樂;而王校長也從高雄中學講話訓勉各位校友,看來校長中氣十足,面帶笑容,和藹可親;有一位校友王健先生在台北這邊致贈了一件巨幅校長畫像,由孫永慶老師代表接受。王健先生說他雖然念了九年雄中(有三年留級),他是五個校隊的隊長,但是王校長寧可雄中輸球也不願犧牲他的前途,如果沒有王校長的照顧,他就無法考上師大美術系,今天也不能在室內設計上出人頭地;也有若干校友登記上台向校長祝賀,我也第一個登記上台向校長祝賀,介紹了架設衛星視訊會議的概況,我套上中華電信的一句宣傳標語並改成:『溝通人間情,連結師生心』,隨後介紹了台北這邊我們那屆的若干出色的同學,也介紹了高雄那邊一直在雄中教數學的舍弟王克信先生,他負責把王老校長從家裡載到高雄中學校長室,全程陪伴著校長,他也由高雄那邊向台北學長們問候。在高雄中學那邊也有那時現任的潘校長及那時已經退休一年的朱校長迺武先生也向台北的校友問候,有一位在學學生也代表向學長們問候;在台北的校友們還一齊唱雄中校歌:『台灣良港,首數高雄.偉峨黌舍,是我雄中。英才齊集,迎受春風,禮義廉恥,是我尊從。..自強不息,前途無窮』。校友丁守中委員捐了一個九層的大蛋糕,在院長、會長、及師長們的領導下切蛋糕並唱生日快樂歌,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圖畫呀!這次的VSAT視訊會議可以說圓滿成功,衛星傳輸及現場影音控制都很完美,可以打個一百分,校友們說如果不是這VSAT視訊會議,這個沒有壽星光臨的祝壽晚會的氣芬可真有天壤之別呢!
就在完成了這歷史性的衛星祝壽晚會後不到五小時,就發生了台灣近百年來最大規模的921大地震(震央在中部,7.3級),可說是「驚天動地」。中部除了發生走山現象之外,中橫及公路全毀或半毀,房屋倒塌不計其數。由於中華電信的南投的中央電信機房嚴重塌陷,進出電纜線全被剪斷,中部電信全部中斷,救援工作無法進行。中華電信公司的呂總經理在清晨三點多來話指示是否可用衛星緊急接通南投前進指揮所。也許是我們王老校長的德澤廣被,以及我們雄中旅北校友為王老校長做生日的善行感天,我們剛辦完王老校長的衛星祝壽晚會所用的一雙衛星小型地面站還來不及拆掉,上天就要我們拿這一雙已經花很多時間調好了的設備去支援救災工作。於是我緊急指揮將雄中校長室外的一套拆遷到南投前進指揮所,而在台北國賓大飯店的一套拆遷至台北襄陽路的消防署樓頂,在9月21日下午五時建立了台北至南投衛星視訊會議直達電路,恢復了災區至後方唯一的直通線路,災區的任何需求,均透過此一衛星視訊會議的方式得到滿足的供應。如果不是這一雙已經調好了的衛星小型地面站,要臨時去調料,再調整設備等工作,不知要多花幾天才能完成這項任務。由於中橫公路的中斷,對外通信也中斷,梨山也變成了孤島,於是呂總經理又指示加裝台北—梨山衛星電話電路,於是中華電信的衛星事業處的同仁在中秋節當晚將一套小型衛星地面站的設備裝滿一部箱型車連同人員連夜繞經宜蘭趕赴梨山,在一天內完成了梨山服務中心—台北南二局機房間的衛星直達電路,建立了七路電話電路,供梨山災民對外免費撥出以報平安之用,由於直接接到台北南二機房,因此梨山在這段救災期間所使用的區域碼也是(02)。 上述衛星視訊會議及衛星電話一直維持正常的維運達三個月之久,所有的費用均由中華電信負擔,算是對社會做了一件公益,而這一陣子參與救災工作的同仁可能倍感辛苦,只有付出的精神,也著實令人感佩。
在民國89年至91年期間,我率中華電信企業客戶處的同仁去標台北縣政府「災害應變中心」的規劃標,協助台北縣政府在中山路新建的大樓的九、十層樓規劃作為各種災害的指揮、調度及應變的中心。這個中心必須由首長坐鎮指揮,以及各相關局處派員協同,與災害發生現場直接視訊連絡,視現場的需要提供後方支援必要的協助。災害現場規劃要有一部「前進指揮車」,透過中新衛星與災害應變中心建立視訊會議電路,遙控現場的救災工作。所以這個中心必須是各種資訊的集中處,各局處要調用任何一項資料都必須利用電腦在彈指之間即可獲得:諸如全縣各醫院的病床使用率狀況,以及附近醫院轉診資訊都必須匯聚齊全,以備不時之需;另外在救助水災的情況下必須引進第十河川局各水位監測的現況資訊,並指揮上游水壩作必要的管控;另外各處交通的狀況也要瞭如指掌,救護、消防車的調度等也都必須納入救災中心的功能規格中。 災害應變中心除了一些機電系統之外,主要是匯集各種通信系統及資訊系統的地方,讓指揮調度的救災工作可以順利、快速而有效。通信系統分有線、無線、視訊監控及集中管理維運等系統;而各種資訊系統有緊急醫療管理、地理資訊檢索、緊急通報及檢索系統、指揮派遣管理、化災及毒性物質救災管理、核子事故預警情報等資訊系統或作業系統。 台北縣「災害應變中心」的規劃標案中華電信花了許多人力物力並集合了中華電信研究所柯偉震博士等專家及各大學教授學者的建議始規劃完成,並協助台北縣政府成功的發包及監工,由仲琦公司得標建置完成,中華電信也間接的為台北縣政府提供了整體通信網路的服務。這個救災中心是蘇縣長貞昌一項功績,將為全省各縣市政府要建設相同的救災應變中心時之表率。
由於受到921大地震的影響,政府對緊急救災變得非常重視,中央消防署也要建設全國性的災害應變中心。本來中華電信有意參與建設標的投標,並擬結合我服務的公司ALCATEL TAISEL成為下游承包商,但後來預算太低,中華電信沒有意願投標。由於TAISEL的固網業務受到其他電信設備廠商的惡性競爭,電信固網業務受到擠壓,於是被迫出面投標非電信業務,於是我服務的公司TAISEL出面標到了消防署的全國災害應變中心的通信系統建設標案並反過來採用中華電信的衛星及網路。此一建設標案係與各縣市的災害應變中心連結,上節台北縣政府為本系統的一個地區性節點,以光纖、微波及衛星來連結各個地區性節點,微波與衛星乃兩層備援,使此一緊急災害應變中心之通信電路不要受到災害的發生而受到影響。本標內亦有「前進指揮車」之訂做,也請了新加坡科技公司為下游承包商,共同來完成前進指揮車的各項必備的功能,有災害時緊急開赴災害現場。
「衛星通信」是我的老專長,但在民國五十七年後算是國內最高科技的通信技術,我也曾被王校長邀請回母校向雄中學弟們作過專題演兩次,後來我已經改行做「大型軟體工程」了,可是後來這個老專長卻在我生涯的後期發揮了效用,不但用來做雄中旅北校友會遙祝王老校長94歲的生日,而且更托王老校長的福氣及德澤,用來做三個月的921救災之用,而老天爺也很公正,竟把台北縣政府災害應變中心的規劃標賜給了我擔任副總經理時的中華電信公司,又把全國消防署災害應變中心通信系統的建設標案賜給了我退休後擔任董事長的台灣國際標準電子公司TAISEL。TAISEL董事長退任以後,我也在協助一位加拿大回國的朋友推廣V V Link視訊會議平台,不但是中央消防署採用了這個平台,連各縣市消防局也都相繼的採用這個平台,做為防救災之用。這個並非巧合,而是上天「因果及德報關係」的巧妙安排。救災是一種付出,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上天會在適當的時機給你回報的。 如果想再看詳細的報導,請按這裡。 上面談到在民國88年透過衛星為雄中老校長祝賀94歲生日,今年民國99年,王老校長已經105歲了,雄中旅北校友代表也搭高鐵下去祝賀王老校長生日快樂。我們電機系的系友也有四位是雄中的,順便登載幾張照片給您們共享吧!要看請按這裡。
|